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曰:“无所偏倚。”
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曰:“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著。”
曰:“偏倚是有所染著,如著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著,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曰:“虽未相著,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既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所大本、达道: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也 全体大用:语出朱熹《大学》补传“是以《大学》始教……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利,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陆澄问:“喜怒哀乐等感情发出来的中正、平和,它的全体,一般人是不可能有的。比如遇到一件应当感到高兴或者愤怒的小事,如果平日里心中没有喜怒,等到事情发生时,表现出来的也符合中正、平和的标准,这难道就可以称为中正、平和吗?”
先生说:“在这一时刻这一件事上,固然也可以称为中正、平和,然而还不能说达到了大本、达道的境界。人本性善良,中正、平和原本是人人都有的,怎么可以说没有呢?但是平常人的心体已经有所昏蔽,尽管他们的本性时时显现,终究是时断时续,并非是心的全体作用。无时无处不中正的,才称之为大本;时刻平和的,才能称作达道。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陆澄说:“我对于‘中’字的意义仍旧没有弄明白。”
先生说:“这必须从自己的心体上才能认识清楚,不是语言所能够表达得了的。中就是天理。”
陆澄问:“什么是天理?”
- 弟子又问正法眼藏传给什么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图]
- 六祖舂米图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图]
- 景鲤出朝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图]
-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 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图]
-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做到如同率然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图]
- 为式用②炫熿照耀辉映③撙衔控制马勒使马就范[图]
- 当今社会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同样需要通过“策之”“作之”“形之”[图]
-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所能创造出来的生活物资较少所[图]
- (gāng)车轮的车毂内外口的铁圈用以穿轴 阴诛冥[图]
- 者 者 年袁世凯窃取了政权之后就在全国各省布置他的党羽派到海[图]